海岱财经丨单体规模最大工业项目投产,对淄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文珂
淄博与央企中国化学在2019年达成的一项重磅合作,终于在2022年的这个春天结出果实。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3月22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尼龙新材料项目(一期)配套丙烯腈联产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装置顺利产出丙烯腈优级品,生产运行稳定。
上述公告的发布标志着国内高端尼龙行业距实现己二腈国产化、形成完整的尼龙产业链体系更近了一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采用民族自有技术开创己二腈工业化生产的标志性项目,对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具有重大意义。
对淄博而言,天辰齐翔项目的成果还有另外一番重要意义:作为淄博有史以来单体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天辰齐翔更承载着淄博化工产业高端化突围的重任。
在外界看来,以天辰齐翔项目为起点,淄博在工业转型,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专用化方向发展上,将走出更加坚定的步伐,从而助力淄博建成新型工业化城市。

结晶
天辰齐翔自诞生之初,就是央地两大化工巨头企业的结晶。
天眼查APP显示,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由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淄博天翔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淄博天齐股权投资管理中心共同持有,分别持股75%、13.53%、10%及1.47%。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央企上市公司中国化学,而齐翔腾达则是淄博A股上市公司中总市值排名第二的企业。
根据官方规划,天辰齐翔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包括100万吨/年尼龙新材料、50万吨/年己二胺、50万吨/年己二腈并联产50万吨/年丙烯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获知,此次成功开车的丙烯腈装置是己二腈上游装置,其一次性开车成功,并且第一批丙烯腈产品下线出厂就达到优级品,这将为下一步顺利产出合格的己二腈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己二腈是尼龙66生产的关键中间体,被市场称为“尼龙产业链的咽喉”。目前全球己二腈产能约200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威达、奥升德、德国巴斯夫(含索尔维)和日本旭化成四家企业中。
其中,英威达占比超过50%,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向外大量销售己二腈的生产商。因其技术壁垒及投资门槛较高,国内“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链错配严重,全球尼龙66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但国内己二腈却100%依赖进口,定价受制于人。
一边是国内市场存在的巨大需求,另一边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基于上述背景,天辰齐翔项目的意义,不仅之于淄博,对整个国内化工产业,可谓意义非凡。
天辰齐翔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采用民族自有技术开创己二腈工业化生产的标志性项目。这对打破国外对我国己二腈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填补国内产业空白,补齐我国尼龙产业链短板,保障下游合成纤维、工程塑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国防领域材料技术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速度
事实上,己二腈国产化的紧迫感,造就了天辰齐翔的快速投产达效,而该项目在短时间内顺利投产,背后体现的则是“淄博速度”与“淄博服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现,天辰齐翔项目的由来,最早始自2019年6月举行的中国化学工程天辰公司与淄博市政府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一个月后的24日,齐翔腾达公告披露,公司近期与中国化学集团及其所属公司中国天辰就共同投资建设生产高新材料尼龙66达成一致,发起设立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2019年8月19日,国内首个己二腈项目——天辰齐翔100万吨/年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就在齐鲁化学工业园正式奠基。

经过6个月的土地平整,2020年2月21日,天辰齐翔随着淄博全市总投资1550亿元的19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6个月的土地平整时间看似很长,实际上淄博方面不仅克服了春节及疫情的影响,更是仅用了71天就搬走了一座约25层高重达3000万土石方的石头山。
搬走石头山,换来的却是“金山”。
对于天辰齐翔项目,淄博方面一直以来的姿态便是“主动靠上”。
2021年11月30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家强,在集团总部会见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一行。双方就共同确保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项目顺利投产以及下一步在相关领域的拓展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