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工业
    主页 > 综合新闻 >

2021年中国丙烯腈产能、产量及进出口,行业进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全球丙烯腈产能为788.4万吨,新增产能包括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6万吨的新建装置,同时英力士公司关闭了其在英国英格兰东北部提赛德的SealSands的丙烯腈装置,该装置的产能为28万吨。日本旭化成公司的丙烯腈产能为114万吨,是全球最大丙烯腈生产商。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丙烯腈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这给一些早年建设的丙烯腈装置带来不利影响,这些装置需要投入资金对装置进行部分改造、新建废气废水处理设施,以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另外,开发低污染或者无污染的丙烯腈生产工艺成为必然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进出口数量方面,2014-2017年我国丙烯腈进口量逐年下降,主要原因一方面因为国内新增产能释放,另一方面是下游需求增速放缓。2020年我国丙烯腈进口量为30.66万吨,进口量再次下降的原因是山东海江、斯尔邦二期以及浙江石化等新产能陆续释放,国内丙烯腈自给率的提升。截至2021年1-7月我国丙烯腈进口量为11.88万吨,同比下降38.03%,出口量为12.72万吨,同比增长186.6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20年我国丙烯腈产量整体呈增长至趋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丙烯腈产量为224.44万吨,同比增长8.67%,2011-2020年CAGR为8.1%。

近年来我国丙烯腈进口依存度不断下降,2020年我国丙烯腈进口依存度下降至12.4%,同比2019年下降0.9个百分点。

一、丙烯腈行业下游应用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1年1-7月我国丙烯腈进口金额为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8%,出口金额为2.66亿美元,同比增长449.6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丙烯腈市场深度评估及行业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五、中国丙烯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丙烯腈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所属企业。其中,中石化(含合资企业)的生产能力合计为86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4.8%;中石油的生产能力为70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8.3%;民营企业江苏斯尔邦石化、山东海江化工有限公司和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丙烯腈生产能力分别为52万吨、13万吨和26万吨,合计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6.8%。上海赛科石化公司和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的丙烯腈总产能都为52万吨,国内排名并列第一;

丙烯腈由丙烯和氨水经氧化反应和精炼工艺制造,广泛应用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等工业生产中。我国下游相关的消费结构中ABS的消费比例最高,占40%左右,丙烯酰胺及聚丙烯酰胺占整体市场占26%,腈纶市场份额仅为20%,丁腈胶乳、聚醚POP、丁腈橡胶领域也发展良好,目前分别占需求量的5%、3%和2%。

三、中国丙烯腈进出口现状分析

催化剂是生产丙烯腈的关键,许多公司都着重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包括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等。研究重点是低温型、较高压力型以及高丙烯负荷型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丙烯腈生产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丙烯腈出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出口目的地相对有限,2020年出口主要发往韩国、印度、泰国及土耳其四个国家,其中韩国达到5.26万吨,占比达72%,其次为印度占比达24%。

消费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丙烯腈表观消费量为247.82万吨,同比增长6.29%,2021年,海外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全球只有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因此对于丙烯腈的消费量还会继续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丙烯腈工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一是以丙烷为原料的丙烯腈生产路线在逐步推广;二是新型催化剂的研究依旧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三是装置规模大型化;四是节能减排、工艺优化日益重要;五是废水处理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丙烯腈进口量来源地进口量分布来看,2020年我国丙烯腈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及美国,其中前三位进口占比达到90.18%。